
最近很多朋友问我:“为什么网上卖的流量卡这么便宜?营业厅却办不到?是不是骗人的?”
今天,我就来给大家彻底讲清楚,线上流量卡背后的门道,以及为什么这种卡只能在网上、朋友圈这些地方买,营业厅却一问三不知。
为什么线上卡这么便宜
你有没有发现,网上卖的流量卡,基本都是29元、39元,但流量动不动就100G、200G,甚至像电信的29元235G+100分钟通话,这种套餐在线下营业厅根本见不到?
其实,这些卡并不是“假套餐”,而是各个省份的运营商为了完成“拉新用户”的KPI,自己掏钱做的补贴。
举个例子:
广东电信这个月要新增10万用户,但靠正常套餐根本完不成,怎么办?
于是他们就在原套餐(比如30G流量)的基础上,额外叠加200G流量,变成29元235G+100分钟。
这些流量是“送的”,成本由省公司承担,目的就是吸引更多人办卡。
但运营商有个潜规则:这种补贴卡,只能线上卖,不能进营业厅!
为什么营业厅办不到
运营商其实是个“双标玩家”:
线上渠道(京东、朋友圈、信息流广告):主要任务是拉新用户,所以可以疯狂补贴,价格低到离谱。
线下营业厅:主要任务是赚钱+服务老用户,所以卖的套餐普遍贵,59元、99元起步。
如果线上这种29元235G的卡,直接放到营业厅卖,那谁还去办59元30G的套餐?营业厅的业务员、代理商全得喝西北风。
所以,运营商明确规定:这种补贴卡,只能线上推广,禁止线下销售!
你在营业厅问,他们要么说“没有”,要么让你“扫码线上办”。
甚至有些业务员自己偷偷用这种卡,但不敢告诉客户,因为公司会罚钱!
为什么归属地不能选
很多朋友发现,线上买的卡,归属地是随机的,比如广东电信的卡,归属地只能是广东,不能选北京、上海。
这是因为:
这种补贴是“地方运营商”自己搞的(比如广东电信、浙江电信),不是全国统一政策。
他们只关心本省的新增用户数,所以卡必须算在他们省的业绩里。
如果你选了外地归属地,那这个用户就不算他们的KPI,所以他们不干!
这也导致一个问题:你在北京,但办了个广东电信的卡,打10000号客服,他们可能查不到这个套餐!
因为这是广东电信自己搞的活动,北京电信的系统里可能没记录。
但别担心,流量和通话都是正常用的,只是客服可能不清楚细节。
为什么首充要在对应省份的公众号
线上办卡时,通常会让你首充50或100元,而且必须在指定公众号或链接充值,不能随便充。
这是为什么?
因为只有通过这个渠道充值,才能算作“地方运营商”的业绩。
比如广东电信的卡,你如果在微信直接充,可能不算他们的KPI,所以他们要求你必须去“广东电信”公众号充。
这样,他们才能向总部证明:“看,这个用户是我们发展的!”
合同写的和实际套餐不一样
有些朋友激活卡后,发现合同里写的还是“原套餐”,比如:
合同写的是“29元30G”,但实际到账是235G+100分钟。
这是怎么回事?
因为运营商不能直接改套餐,只能在原套餐上“叠加流量包”。
所以合同里显示的是基础套餐(29元30G),但激活后,运营商会手动给你加200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。
在运营商APP里,你能看到完整的235G+100分钟,所以不用担心被坑。
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网上卖的卡这么便宜了吧?其实就是运营商在“偷偷补贴”,但不敢让营业厅知道!